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18,49(0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8]21702144); 太原理工大学引进人才资助项目([2012]tyut-rc201243a);太原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3]2013Z069);
分类号:
TQ453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8.04.005
期刊号:
2018,49(04)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通讯作者 | 单位 |
崔培培 |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摘要:
为了寻找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三嗪酮类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法设计并合成了8种含酰氧基三嗪酮类化合物(3a-3b),经1 H NMR、13 C NMR和HRMS确证其结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200mg/kg时,化合物乙基(6-甲基-3-氧-2,3-二氢-1,2,4-三嗪-4(5H)-酰基)氨基甲酸酯(3b,30%,30%,40%)、苯基(6-甲基-3-氧-2,3-二氢-1,2,4-三嗪-4(5H)-酰基)氨基甲酸酯(3f,30%,20%,60%)的杀虫活性优于吡蚜酮(0,0,0).在添加量为0.5g/kg时,化合物3b的杀蚊幼虫活性(40%)优于吡蚜酮(0).在添加量为50mg/kg时,化合物(4-氯苯基(6-甲基-3-氧-2,3-二氢-1,2,4-三嗪-4(5H)-酰基)氨基甲酸酯(3g)和苄基(6-甲基-3-氧-2,3-二氢-1,2,4-三嗪-4(5H)-酰基)氨基甲酸酯(3h)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抑菌活性。
关键字:
酰氧基;三嗪酮;合成;杀虫活性;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