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18,49(02) > 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0501课题资助项目(XDA07050100);
分类号:
O643.36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8.02.004
期刊号:
2018,49(02)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通讯作者 | 单位 |
房倚天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摘要:
中文摘要 将六次甲基四胺(HMT)和钼酸铵(AHM)反应生成的络合物与霍林河(HLH)脱灰煤以不同方式混合后热解制备活性半焦负载的钼基碳化物催化剂,考察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形貌以及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络合物沉积到煤表面制备的催化剂其活性及选择性最好,其次是络合物与煤机械混合后热解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差的是β-Mo2C直接与半焦机械混合制备的催化剂。但无论哪种制备方式,活性半焦负载的钼基碳化物的催化活性都要高于非负载β-Mo2C催化剂,这是由于活性半焦提高了金属活性组分Mo的分散度,且半焦与Mo的相互作用生成了催化活性较高的物相γ-MoNxCy.
关键字:
碳化钼;活性半焦;制备方式;甲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