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0,51(03) > 土木工程·矿业工程
基金项目: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KJ-2018-12)
分类号:
TU992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0.03.009
期刊号:
2020,51(03)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摘要:
为研究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与LID(低影响开发)措施蓄水程度对径流调控效果的影响,以遂宁市体育中心为研究对象,构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分析了下垫面和LID措施在不同初始含水状态下LID和传统开发两种模式的径流控制与峰值削减效果。降雨重现期分别设定为1,2,5,10,20 a.结果表明:LID模式在自然状态、半饱和与饱和状态下的径流控制率分别为36%~76.3%,25.4%~56.8%,16.9%~38.1%;峰值流量分别为10.1~208.4,22.3~221.8,39.2~240.7 L/s;LID饱和状态的径流过程增长较快,峰现时间较为提前。与同状态的传统开发模式相比,LID径流控制削减率分别为6.5%~61%,3.2%~50.8%,2.1%~49.3%;洪峰削减率分别为10.8%~57%,5.4%~43.3%,0.7%~36.9%;LID措施对低重现期降雨径流影响效果远大于高重现期降雨。该研究为城市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案和后期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
海绵城市;暴雨洪水管理模型;低影响开发(LID);初始含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