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0,51(04) > 矿业工程·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DUEK1820)
分类号:
TD353;TD322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0.04.016
期刊号:
2020,51(04)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摘要:
针对新旺煤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3101工作面运输平巷过煤柱时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以及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运输平巷过煤柱时的变形破坏特征,并揭示其破坏机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遗留煤柱对下部煤层顶板应力分布的影响;运输平巷过煤柱时围岩塑性区的变化规律,并提出锚网+锚注联合支护手段,分析了锚杆间排距、锚注深度对联合支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支护后巷道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围岩变形量较原支护方案减小了75%,支护系统亦无开裂损毁现象发生,实现了对极近距离煤层运输平巷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
关键字: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煤柱;工程实践;联合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