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3,54(06) >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2289);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24208);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研发项目(2021SX-FR001)
分类号:
TB332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3.06.008
期刊号:
2023,54(06)
收稿日期:
2022-12-21
修回日期:
2022-03-03
摘要:
【目的】 合理设计和调控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是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基础。【方法】 采用溶剂热-煅烧法,合成了具有一维棒状结构的FeMo2S4,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结果】 研究发现,相比于无规则块体电极结构,FeMo2S4的一维棒状结构减少了离子/电子的传输距离,提高了反应动力学。此外,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了大量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进而提高储锂容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Mo2S4电极具有高比容量(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 201和976.2 mAh/g),具备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结论】 该研究可为后续过渡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调控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Mo2S4;一维棒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