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收藏本站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出版单位:《太原理工大
    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 孙宏斌
执行主编: 冯国瑞
常务副主编: 刘旭光
副主编: 郝晓刚 董宪姝
董晓强 强 彦
熊晓燕 贾丽红
编辑部主任:贾丽红
国内发行:太原市邮政局
     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
     贸易总公司
邮发代号:22-27
CN:14-1220/N
ISSN:1007-943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3,54(04) >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用本文:
  • HTMLPDF点击下载大小:1.94MB浏览:下载:
  •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过程传质模型的构建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2191);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01D111050)
    分类号:
    TQ150.1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3.04.004
    期刊号:
    2023,54(04)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摘要:
    【目的】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electrochemically switched ion permselectivity,ESIP)是一种新型的离子选择性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低浓度目标离子的高效、连续、选择性分离。然而,离子在膜内传质不符合Nernst-Planck理论,建立ESIP离子传质模型有助于人们理解ESIP分离过程。【方法】 在ESIP膜分离系统中,为研究离子在膜上双脉冲电势与极室槽电压耦合动态场中的传质行为,提出了修正的Nernst-Planck模型。根据唐南(Donnan)平衡以及电中性假设等,建立了ESIP膜分离过程的离子传递稳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电流密度、膜厚、膜内离子活性位点浓度对膜分离系统中离子浓度和电阻分布的影响。【结果】 在原料侧扩散层和膜相内,膜厚和离子活性位点浓度对离子浓度分布影响较大,降低膜厚、提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是提高离子传质的主要方式。在高电流密度、低膜厚和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下,原料侧扩散层电阻在整体电阻中占主导作用,通过增加流体流速或减小腔室厚度以提高离子传质速率。在低电流密度、较高膜厚下,Donnan层电阻占主导作用,通过增加膜的离子活性位点来提高离子传质速率。【结论】 在高电流密度、低膜厚和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下,减弱扩散层电阻(增加流体流速、减少腔室厚度)是实现ESIP性能优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字: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离子传质;数值模拟;浓度分布;电阻分布

    网站版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电话:0351-6111188,6014376 ,601455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