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3,54(01) > 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204);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201901D211013);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110112052);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21Y225)
分类号:
O539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3.01.007
期刊号:
2023,54(01)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通讯作者 | 单位 |
陈超 |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炼钢生产过程中,改善钢包中的流场对提高钢液纯净度、均匀化学成分和温度、缩短混匀时间有重要的作用。在钢包中进行交替吹气可以改善钢包中的混匀过程。使用STAR-CCM+软件对130 t钢包按1/5比例缩小之后的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交替吹气后流场的变化、示踪剂传输过程、混匀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替吹气时最终会形成与单孔吹气呈镜像的流场,达到稳定流场所需的时间在55~76 s之间。交替吹气后,由于惯性,示踪剂仍会以逆时针的环流向钢包表面传输,交替流场形成后,示踪剂以顺时针的主环流进行传输,此时死区位于钢包底部的前下方和后下方。交替吹气的时机会影响示踪剂参与逆时针的惯性引起的环流和参与新流场中顺时针主环流的分配比例。与单孔吹气相比,采用交替吹气钢包顶部监测点的混匀时间有所缩短,底部监测点的混匀时间有所增加。
关键字:
交替吹气;钢包;数值模拟;示踪剂;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