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2,53(03) > 研究与应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8431);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HGKY2019031);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资助项目;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SY506)
分类号:
TU528.01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2.03.022
期刊号:
2022,53(03)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通讯作者 | 单位 |
兰雪江 | 太原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摘要:
为提高0~2.36 mm粒径的再生细集料(RFA)在水泥稳定碎石(CSM)基层中的应用,针对其干燥收缩受水泥、集料和湿度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且现有模型无法准确评估长期收缩性能等问题,设计了不同水泥掺量和0~2.36 mm RFA掺量的12组配合比CSM试件,对其相对湿度和干燥收缩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其相对湿度预测模型,修正了干燥收缩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对湿度和干缩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0~2.36 mm RFA水泥稳定碎石(CSM-2.36RFA)相对湿度与0~2.36 mm RFA掺量和养护时间有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其相对湿度降低;同龄期时,相对湿度随0~2.36 mm RFA掺量的增加而增大;CSM-2.36RFA干燥收缩应变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和0~2.36 mm RFA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密切相关;得到了其相对湿度和干燥收缩应变模型,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可知模型拟合度良好;得到了相对湿度和干燥收缩关系规律,可根据相对湿度变化评估干燥收缩发展。
关键字:
水泥稳定碎石;再生细集料;相对湿度;干燥收缩;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