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2,53(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07098)
分类号:
Q814.2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2.01.005
期刊号:
2022,53(01)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通讯作者 | 单位 |
刘瑞红 | 太原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表面多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在内芯纺丝液中添加多巴胺,在固定化过程中多巴胺原位聚合生成聚多巴胺,将漆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PVDF中空纳米纤维的内空腔中。通过优化同轴静电纺丝参数,探讨了外壳纺丝液中PVDF良溶液和不良溶液的溶剂比、纺丝温度、干燥条件对PVDF中空纳米纤维膜载体结构的影响,测试了固定化酶的中空纳米纤维的表面亲疏水性、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分析了结构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化酶活性保持了游离酶的80%;储存7 d后固定化酶的活性仍为初始活性的82%;进行10个反应操作后仍保持其初始活性的4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表面多孔的PVDF中空纳米纤维膜是酶固定化的优良载体。
关键字:
同轴静电纺丝;中空纳米纤维;固定化酶;聚多巴胺;原位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