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收藏本站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出版单位:《太原理工大
    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 孙宏斌
执行主编: 冯国瑞
常务副主编: 刘旭光
副主编: 郝晓刚 董宪姝
董晓强 强 彦
熊晓燕 贾丽红
编辑部主任:贾丽红
国内发行:太原市邮政局
     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
     贸易总公司
邮发代号:22-27
CN:14-1220/N
ISSN:1007-943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2021,52(03) > 矿业工程
引用本文:
  • HTMLPDF点击下载大小:1.16MB浏览:下载:
  • 原始赋存水分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4207);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20-043)
    分类号:
    TD752.2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1.03.004
    期刊号:
    2021,52(03)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摘要:
    通过干燥处理褐煤原煤,制备出不同含水量的褐煤煤样,用程序升温氧化装置实现煤自燃过程模拟,利用原位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定煤自燃过程中氧化煤样活性官能团的变化,同时利用氮吸附仪和热分析仪表征煤自燃过程中微观比表面积和质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原始赋存水分对煤自燃过程影响作用机制。原始赋存水分对煤自燃过程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4个阶段:在缓慢氧化阶段,外来水分对煤氧化主要起到了物理抑制作用,外来水分的持续挥发引起煤体质量与羟基和羧酸组分含量的降低;在加速氧化阶段,煤中水分直接参与反应,对煤氧化起到化学促进作用,羧基类化合物含量开始显著增长,原始赋存水分对煤氧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在快速氧化阶段,煤体原始赋存水分基本脱除,内在水分脱除过程中煤体孔隙结构持续坍塌碎裂,产生新活性点位,对煤氧化反应过程表现出延迟促进效应,内在水分主要作用于中间络合物生成和分解以及气体的释放;当煤体温度达到180℃后,原始赋存水分参与和影响煤氧化反应过程效果微弱,煤体自燃特征趋于一致。
    关键字:
    原始水分;水分含量;煤自燃;阶段特征;作用机制;

    网站版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电话:0351-6111188,6014376 ,601455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