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翎鹏
基本 信息 |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博导硕导,系别学科,职务,个人荣誉等) 闫翎鹏,男,1989年04月生,山西平遥,讲师,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为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研究中心讲师,同时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印刷电子学部作在职博后。山西省2017年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
|
研究 方向 |
1.有机太阳能电池衰减机理及其稳定性提升研究; 2.功能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
个人 简历 |
(包括本科及以上学习及工作简历) l2008/09 - 2012/07,太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本科 l2012/09 - 2017/07,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l2014/03 - 2017/07,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联合培养 l2017/09至今,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 l2019/03至今,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在职博后 l |
|
学术 兼职 |
无 |
|
教学及指导研 究生 |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 |
|
科研 成果 |
总体概述: 1)近年来,主要从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提升两方面研究,依托各类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arbon、RSC advance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2017年山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其中于2016年10月参加国际有机薄膜光伏稳定性研究学术讨论会(德国,Freiburg),并作口头报告;3)申请国家专利4项,PCT专利1项,授权2项;4)承担1项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项目。 |
|
承担项目:(项目名称、来源、时间) 1.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01801D221136,新型可溶液加工氧化锌/碳量子点复合阴极界面材料的原位合成与光伏性能,2018/11-2020/12,3万元,主持。 2.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807k31001,基于介孔结构前驱物的钙钛矿电池有源层制备及性能研究,2018/01-2019/12,2万元,参加。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1607120,基于离子印迹技术选择性提取盐湖中Li+的材料体系构筑与机理研究,2017/01-2019/12,58万元,参加。 4.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太原理工大学),KLISEAM201502,界面缓冲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2015/01—2015/12,2万元,参加。 5.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20143010,基于碳量子点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2014/06-2015/06,2万元,主持。 6.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S2014103,基于碳量子点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2014/06—2015/05,6000元,主持。 |
||
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限列3篇论文) 1.Lingpeng Yan*, Yaling Wang, Junfeng Wei, Guoqi Ji, Huimin Gu, Zerui Li, Jianqi Zhang, Qun Luo, Zhongqiang Wang, Xuguang Liu, Bingshe Xu, Zhixiang Wei, Chang-Qi Ma* , Simultaneous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improvement of polymer:fullerene solar cells by doping with piperazin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 7099-7108. 2.Lingpeng Yan, Jinduo Yi, Qi Chen, Junyan Dou, Yongzhen Yang*, Xuguang Liu, Liwei Chen, Chang-Qi Ma*, External load-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P3HT:PC61BM solar cells: behavior,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suppress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7, 5:10010–10020. 3.Lingpeng Yan, Yongzhen Yang*, Chang-Qi Ma*, Xuguang Liu, Hua Wang, Bingshe Xu,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pproach for use in polymer solar cell as the electrode buffer layers.Carbon, 2016, 109:598-607. |
||
授权专利: 1.杨永珍,闫翎鹏,刘旭光,杨维佳,赵永强,许并社,一种石墨化荧光碳点的快速制备方法,2015.10.28,中国,ZL201410205305.6. 2.杨永珍,刘旭光,郝亚敏,杨维佳,闫翎鹏,许并社,一种杂化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6.03.09,中国,ZL201410037963.9. |
||
科研获奖: 1.2017年山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017。 |
||
联系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