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百廿理工

太原理工大学

校史钩沉 12:改革开放 跨越发展(二)

发布时间:2022-05-01 来源:党委宣传部、档案馆 作者:党委宣传部、档案馆

小编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会后,山西矿院迅速组织全院贯彻全会精神,把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1978年2月下旬,各系积极筹备迎接恢复高考后首届新生。同年9月,第二批本科生443人按时入学。至此,山西矿院在校生达到1038人,学校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建设篇:

“要办一个现代化的矿院。”

煤炭工业部领导十分关心山西矿院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次到院视察、指导。经批准,矿院的办学规模可扩大到3000人,新校区扩建工程也相继开展,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实验室建设

至1997年,矿院具有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10000多台(件),总价值2300多万元。

电子实验室一角

贾炳文教授在实验室

实习工厂建设

实习工厂承担着采矿、机械、电气等系13个专业的金属工艺教学实习,每年历时约8个月,接纳450多名学生。厂领导和任课、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共同编制《实习指导书》,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办法,如每个工种实习结束前,都要对学生进行抽签口试(冷热加工共212题)。

实习工厂王润德高级工程师研制的KIT——直流架线式可控硅脉冲调频调速装置荣获煤炭部金质奖

水峪贯地质教学实习基地

该基地于70年代末被地质系发现,80年代末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由聂维清、王鉴奇等教师完成的《水峪贯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在1996年12月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上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79年至1996年,经该基地教学实习培养的学生有1019名,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的75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达24名,为省内外地质系统输送了大量的地质技术骨干人才。

水峪贯实习基地面貌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水峪贯地质实习基地建设》申报书

中国煤炭博物馆模拟采煤矿井教学基地

1983年4月煤炭部批复中国煤炭博物馆计划任务书,建设工作由山西矿院承担。1989年9月30日,中国煤炭博物馆落成。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矿复原景观,复原了古代、近代、现代有代表性的采煤和掘进作业场景,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煤矿生产过程,既是良好的实习基地,也是大型的行业博物馆。

中国煤炭博物馆模拟采煤矿井教学基地

华北电化教育中心

1984年12月,经过认真筹备,“煤炭部华北电化教育中心”正式成立,购置了当时先进的电视教材制作系统。自成立后,中心摄制电教教材和电视片226部(集),幻灯投影片8000余片。1988年11月,学院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历时三年多,行程四百余公里,足迹遍及150多个拍摄点,联合摄制煤炭科普系列片《太阳石》10集。矿院参拍的第二集《煤的成因》喜获首届“科蕾奖”金牌。《采煤概论》电教片获煤炭部三等奖、山西省一等奖,入选了优秀电化教材。

电化教育中心演播室

陈文熙教授在进行电化教学

图书馆建设

1986年6月,新校区图书馆落成。图书馆文献资料数据库实现较快发展,其中“煤炭科技文献数据”(信息12余万条)、“煤文摘数据库”(信息10余万条)凸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书海拾贝——学生在图书馆阅读文献

(二)培养篇: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87年,学院重新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1993年设立教材建设基金,用于统编教材的补贴;从1995年开始,保证每年投资5万元用于教材建设。“七五”至“九五”期间,学院的教材建设取得可喜成就。

先进集体数学教研室的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

学院办的刊物

“七五”期间,编写基本教材、讲义共86种,辅助教材即指导书70余种。统编教材中担任主编的教材有8种,其中《煤矿供电》《矿井开采设计》分获部优秀教材二、三等奖。专著《山西煤田开采》一书获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

“八五”期间,完成煤炭工业部统编教材42部,其中主编教材19部、副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17部。此外,自编教材14部,专著15部,讲义29种。《煤炭企业基本建设管理》(文启惠主编)获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九五”期间,拟定编写煤炭工业部规划教材39部、自编教材38部、讲义26种。在自编教材中新增了音像、多媒体、CAI软件教材等。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1986年9月,达到2181人;1994年9月,达3196人;1996年底,在校生达到3425人。矿院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单学科到多学科的发展过程。

力学实验室教学场景

学生在进行计算机作业

学生在提升运输实验室学习

学生在智林花园晨读

学生在自习室学习

自1988年2月以来,学院开展了有计划、有重点的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989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王堃)获得了国家级奖。《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岩石学课程建设》等获得省级一等奖。

王堃副教授研制的《机械原理电教投影模型》获煤炭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山西矿院的体育教学在煤炭高等工科学校中独此一家。1987年4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篮球运动项目是矿院的优势项目,1996年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男子篮球第2名的佳绩。

运动会开幕仪式及运动员跳高瞬间

校男子篮球多次获省冠军,两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三)科研篇:

“献身煤炭事业,立志兴晋富民。”

1978年,电气工程系武绍祖教授的“脉冲数字式矿井瓦斯遥测装置”科技成果,第一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拉开了矿院科研在文革后起步复兴的帷幕。从“六五”到“九五”期间,矿院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国家级、省级获奖成果稳步增加,涌现了一批如熊诗波、靳钟铭、赵阳升等优秀的科技人才。

武绍祖教授研制的《矿井瓦斯遥测装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靳钟铭副教授等人承担的《坚硬顶板下特厚易燃煤层采煤方法的试验和研究》课题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山西矿院科研经费、项目与成果获奖统计表

(四)思政篇:

“实践中锻炼,煤海中成长。”

大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国情、了解建设和改革实效,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予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参加建校劳动

团委、学生会举办的“三星”大奖赛

矿院最早的社团组织是“电子爱好者之家”,于1983年11月23日成立。他们以雷锋为榜样,长期坚持义务为师生服务。1989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以他们的事迹为题材发表了“雷锋精神在校园”的文章。

电子爱好者之家活动照片

“螺丝钉之家”是另一长期坚持学雷锋的学生社团,他们的事迹曾被《山西日报》以“校园内的徐虎”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成立至今,这一社团已走过了33年志愿服务历史,目前累计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5000余名,先后获得国家级表彰4次、省级表彰8次,成为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螺丝钉之家”成立早期为师生服务的照片

“螺丝钉之家”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与梦童行”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出自《山西青年报》2020年12月01日04版)

结语

曜日渐升,霞光四溢

携着梦想,我们迈步向前

未来满是希望

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奔赴光亮

最新动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