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媒体理工

首页 >> 媒体理工 >> 传统媒体 >> 正文

媒体理工

首页 >> 媒体理工 >> 传统媒体 >> 正文

传统媒体

太原理工大学

校市合作共谋转型路

发布时间:2021-02-1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李林霞、丁文婷

undefined

原文:

1月17日下午,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揭牌成立。“今天这个协议一定能开启山西校市合作的新篇章、新局面。”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充满信心。

10年不少于10亿元,地方与高校大手笔“联姻”

1月17日,疫情形势下的这场签约谨慎而隆重。当天,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校市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双方合作的首批12个具体项目当场签约,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起点,双方开启了一次全方位、高层次的战略合作。

“太原理工大学姓山西,只有把脚和心都扎在山西的大地上,才能够真正体现服务社会的责任。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把山西服务好,就是中国的好大学,这是我历来的一个主张和理念。”这是郑强一上任就响亮提出的,他在签约仪式后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所高校与一个市如此深度“联姻”,对其转型发展提供多领域、全方位的支撑,除了高校的职责与使命,后者的想法与态度同样重要。

吕梁市副市长刘晋萍表示,吕梁市是一个资源型依赖比较严重的地区,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转型的方向在哪里?要依靠什么?“吕梁市最大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但缺乏的是科技创新人才。”而这正是太原理工大学的优势。

双方一拍即合。在签约仪式上,吕梁市委负责人表示,与太原理工大学的市校战略合作协议,是吕梁市“十四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一项牵引性、标志性的重要举措。

按照协议,太原理工大学将重点围绕吕梁市九大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技术瓶颈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优秀科研成果与吕梁市龙头骨干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建立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实现优先在吕梁市落地转化,同时在吕梁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的理念、人才和技术优势,解决吕梁企业创新不足、人才技术瓶颈制约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吕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协议同时初步确定了经费投入规模:由吕梁市每年筹集不少于1亿元、10年不少于10亿元的资金,用于太原理工大学结合吕梁市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签订这个协议,不是为了一个项目,而是双方着眼长远,把一个机制、体制固定下来,这样的投入是会见到长远成效的。”郑强说。

创新模式与机制,合作从碎片化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其实,太原理工大学和吕梁市的合作由来已久。“目前我们与吕梁市的县市区都有很多合作,根据最近5年的统计数据,每年双方都有两三千万元的合作项目。”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华云说。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得双方的合作结束了原来的碎片化状态,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需求,合作将会更科学化、系统化。”该校国内合作处负责人杜鲲激动地说:“这种更为稳定的可持续的合作态势,更有利于出大成果,真正对吕梁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为确保合作落实落地,双方还在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创新,设立了由双方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校市合作工作领导组,并合作共建了新型研发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实行总院加若干专项合作平台的“1+N”运行机制,设有校市双方人员参加的协调机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双方合作项目的有关事项。

子项目负责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栗继祖教授对研究院也充满期待:“由于校市双方有不同的项目管理机构,在项目实施的合同签署、项目经费、研究进展、项目验收等环节难免有不同看法和做法,通过‘1+N’运行机制,可以及时协调、妥善处理矛盾和问题,推进平台顺利运行和项目合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吕梁市委负责人也表示,企业当然也可以找高校合作,但单个的合作要付出很多成本,市委市政府把这个大平台搭起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太原理工大学的智力和人才优势。吕梁市委市政府还将研究院建设纳入全市“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市县两级财政引导、辖区内企业投入、社会融资等方式积极筹资,确保双方合作项目真正落地、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为王,深化产学研融合

签约当天,栗继祖与吕梁市科技局局长闫斌胜签署了《创新生态、新技术及能源技术规划合作协议》。在此之前,栗继祖已率领创新战略研究团队和能源技术管理团队先后8次到吕梁市各地区深入调研,同20余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座谈,先后6次组织召开吕梁市“十四五”科技规划编制研讨会,提出了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及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获得了一致好评。

“合作过程中也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栗继祖回忆说,2020年10月,吕梁市科技局局长闫斌胜和副局长侯光钰带队3次到学校来洽谈合作事宜,与专家座谈,谋划合作规划,表达了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强烈意愿。“有一次双方讨论了长达6个小时,还因此错过了就餐时间。”

签约仪式上,马素霞教授代表其所在的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与吕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共建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协议》。

2020年12月,马素霞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热值煤清洁高效燃烧资源利用与灵活发电关键技术”获科技部立项。“山西是煤炭大省,低热值煤发电更是全国第一。全国近40台35万超临界机组,18台在山西,其中更有2/3在吕梁。”她介绍,目前已确定该项目研究成果将落地吕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晋能大土河热电有限公司。“目标是构建低热值煤—发电—建材产业链,延伸煤炭、电力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技术的推广,对我省低热值煤、低品质能源的利用及固废全利用,推动全省甚至全国产业链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12个具体合作项目非常有代表性,之后我们还会陆续推出若干个合作内容。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引领,推进产学研校政企多方合作,为吕梁的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刘晋萍在签约仪式后说。

“中国社会的发展,包括山西的社会进步,需要转变观念。要从科技当中去转型,要从科技当中寻求出路,这是走了一条转型的正道,而且是阳光大道,一定能取得成果。”郑强表示,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紧扣“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转型”两条主线,积极与市县两级政府、企业、高校对接交流,合力攻关我省当前最急需、最前沿的技术难题,取得了包括此次校市合作在内的一系列成果,为全省转型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源:山西日报,2021年2月18日第10版 

最新动态

  •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思想,提升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能力,3月18日上午,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原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教授莅临我校,受聘我校发展委员会顾问并作学术报告。闪淳昌教授是在应急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曾参与过多起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领导过多项国家级应急管理和灾害防治的重大项目,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5.03.19
  • 我校召开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18日,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在明向校区行政楼A座312会议室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沈兴全主持。会议深入学习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了刘金国同志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总结暨再抓两年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等,审定了《太原理工大学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03.19
  • 我校作品入选教育部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遴选名单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结果。我校报送的作品《髹漆自得—中国传统漆艺的融媒体传播实践》成功入选“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遴选名单。该作品由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艺述”团队于2022年末精心摄制完成,是“艺述”系列作品之一,由周涛和史圣洁两位教师共同指导,记录了我校教师江文的漆艺术创作理念与教学实践。视频以细腻的镜头和平实的叙述,将具有8000年历史的中国漆艺术形式以独特创意视角和深邃文化洞察生动呈现,...
    2025.03.18
  •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东亮在我校举办的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调研指导

    3月16日,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东亮在我校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就能源互联网领域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我校校长孙宏斌,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吕明陪同调研,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一同参加。卢东亮一行参观了能源互联网成果展厅,了解了研究院建设与发展历程、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观看了能源互联网设备安全监测防护系统的运行演示,...
    2025.03.17
  • 热点阅读

    Baidu
    map